911制品厂麻花

非遗艺术“郧”味深 传统文化“童”传承

发布时间:2023-07-14&苍产蝉辫;发布者:&苍产蝉辫;浏览次数:

武科大网讯(通讯员陈燕琳 焦好如)“大家知道郧西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7月13日下午,我院赴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梦载星河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一堂以“郧西非遗‘童’传承”为主题的传统文化课程。实践队队员都佳欣担任此次课堂的主讲人。

都佳欣向学生们介绍了上津火龙、郧西七夕、景阳说唱艺术、郧西叁弦、板桥豆腐干、织女凉粉等六种郧西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津火龙具有千余年的历史,这种艺术形式把人们的意愿与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融为一体,蕴含人们祈求平安、追求幸福的美好寓意。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郧西非遗的魅力,都佳欣以视频的形式介绍上津火龙,向学生们展示庞大的龙灯队伍、粗犷的舞蹈风格、火红的灯会场面。 “公元689年前后,上津连续三年遭天旱和瘟疫灾害,为保一方安宁,便以舞龙祭祀来除瘟、辟邪,求风调雨顺。” 都佳欣说道。

都佳欣通过介绍《织女回乡》叁弦曲目,讲解了郧西叁弦的历史。伴随着视频中悠扬的曲调,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郧西叁弦”的独特魅力。都佳欣表示,郧西叁弦结合当地方言,由坐唱发展为说唱、表演唱、伴舞唱等。桑梓叁班学生王浩感慨道:“叁弦的旋律真美啊!我们应该把这种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

“青少年是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力量,开设此次课程旨在激发学生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使他们意识到弘扬和传承家乡郧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能够主动了解并传承中华文化瑰宝!”都佳欣说道。

上一条:观中西茶道之异同 品郧西茗茶之独特 下一条:一丝一线系情结 传统工艺凝指尖

关闭